主力动向

隔夜利率刷新“地板价” 机构风险偏好或提升

真正的隔夜“1时代”来了!昨日,存款类机构质押式回购DR001加权平均利率一路下跌,直逼1.1%的水平,刷新了2015年6月以来的最低纪录。与之对应的是,沪指连续两日大涨,昨日更是站上3000点关键点位。

回顾隔夜“1时代”的历史,市场可谓“涨”声不断。今年5月8日,隔夜资金利率低至1.15%时,沪指结束持续半月的下跌,5月10日上涨3.1%,创下了4月以来的单日最大涨幅,而2015年5月、6月连续两月保持隔夜“1时代”,对应的市场行情自不必多言。

多位分析人士认为,隔夜资金利率保持低位,有利于缓冲目前市场存在的流动性分层问题,提升市场风险偏好,通过传导渠道缓解非银机构的融资问题。

流动性充裕修复市场风险偏好

大规模逆回购投放、对中小银行开展增量MLF、定向降准第二次实施——隔夜资金利率低至“地板价”,与央行近期持续投放流动性有关。多位分析人士认为,保持合理适度的流动性水平,有利于提高市场整体的风险偏好。

从近期市场走向来看,股市、债市均涨势良好,沪指连续两日上涨,昨日重上3000点,近期债券收益率保持低位,国债期货昨日也以0.04%的涨幅收盘。“隔夜资金利率跌至历史低位,对短端利率债构成利好,在情绪层面利好市场。”光大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表示。

而非银机构目前存在的流动性不足问题,也主要源于资金融出主体的风险偏好下降。光大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张旭表示,风险偏好过度下降,既不利于银行体系流动性的传导,也不利于该类主体实现盈利最大化。

张旭认为,在资金富余机构得到大量的流动性之后,其资金配置压力亦会相应提高。在较大的资金配置压力之下,这类机构会重新审视自身的风险偏好是否合理,对于风险资产的定价是否合适,最终将风险偏好提高至合理的水平,实现风险和收益的平衡。

“钱还是很多的,但是很多非银机构仍然缺乏流动性,主要由于信用分层,低评级的质押券在回购市场上依然借不到钱。”某非银机构资金交易员表示。数据显示,6月下旬跨季的14天资金利率,银行和非银之间利差最高曾接近50个基点,近期利差已缩窄至20个基点。

“流动性淤积在了银行间市场,特别是大中型银行之间,表现为总量宽松、结构失衡。”王一峰认为,流动性传导不畅是目前市场比较突出的问题之一。

后续资金利率走向众说纷纭

随着短端资金利率不断走低,中小银行融资情况得以改善,尤其从同业存单发行的加权平均利率来看,1个月期同业存单发行利率逐步降低。根据Wind数据,截至6月20日,1个月期同业存单发行加权利率为2.9%,融资成本较前期明显下降。

对于后续的资金利率走向,方正证券研究所高级副总裁、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杨为敩认为,资金利率较低的现象可能还会维持一段时间。他认为,政策在短期内可能会进入一个观察期,四季度通胀压力可能有所加大,将对货币政策的具体实施造成一定影响,资金利率在四季度可能会出现比较明显的回升。

也有分析人士持不同观点。“5月8日隔夜资金跌至1.15%,与昨日隔夜利率降至1.1%相比,原因略有差异,但本质相近。”王一峰认为,5月初隔夜利率没过多久就回升了,他预计这种情况不会持续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