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动态

猪价跌破成本线 生猪养殖苦不堪言

“公司养一头猪的平均成本约为1400元,目前卖一头猪大概亏170元左右。”温氏股份财务总监林建兴在4月10日举行的温氏股份2017年度业绩网上说明会上透露。

不仅是被誉为“养猪大王”的温氏股份面临养猪亏损的情况,而且最新公布的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也显示,生猪养殖开始出现全面亏损。

业内人士分析,供应过剩仍是目前猪价低迷的最主要原因,目前市场猪源消化缓慢,后期随着需求好转,猪价存在反弹机会;但就本轮猪周期来看,由于近年来规模化猪场增加且抗风险能力明显提升,行业产能去化进程延缓,本轮亏损期持续时间会被拉长。

生猪养殖全面亏损

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全国猪肉批发均价由春节期间的每公斤20.97元,持续下跌至3月第4周的每公斤17.16元,累计跌18.2%,同比跌22%;集贸市场生猪价格从2018年1月第2周每公斤15.37元连续下跌11周,3月第4周每公斤11.2元,累计跌27.1%,同比跌31.9%。猪粮比价跌破5.5:1,生猪养殖开始出现全面亏损。

在4月17日举行的农业农村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唐珂表示,生猪养殖已经跌破成本线,开始出现全面亏损。唐珂指出,近期猪肉的快速下跌主要是由市场供需宽松的基本面决定的。

华泰期货生猪研究员李巍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今年春节后,猪价持续下跌最根本的原因在于2016年以及2017年行业的高盈利,刺激行业大举扩产能。另外,基于环保去产能预期以及存栏数据持续下降的现象,行业内多数人对产能恢复出现误判或者说过于乐观,导致母猪产能这两年增加很快,今年猪价持续性下跌并且跌破成本线就是很明显的佐证。

“春节过后,整体猪肉消费面处在传统的消费淡季,同比下降20%。此外,集团化猪场扩张趋势下,养殖户对后市仍抱希望,退出节奏缓慢。造成市场猪源供应充足,消费疲软,呈现供大于求的状态。”卓创资讯生猪分析师姬光欣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

数据统计显示,截至4月6日,自繁自养和专业育肥模式(外购仔猪)生猪养殖利润分别亏损249.64元/头、309.43元/头。

“当前生猪养殖端处在深亏阶段,生猪价格或已处于超跌触底期,节后饲料原料如豆粕大幅走高,对养殖户来说可谓雪上加霜,当前生猪出栏价底部震荡调整,但在需求不振情况下,短期内猪价难以大幅好转。”方正中期期货生猪分析师霍雅文认为。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美贸易摩擦中,中方拟对美进口猪肉及制品等8项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为25%,折算后加征25%关税生猪产品进口成本将增加2元/公斤-3元/公斤。

对此,霍雅文分析,即使加征25%的关税后,从美国进口的猪肉仍比国内的便宜,但国内对美国猪肉进口数量有限,依赖度以及影响力较小,对国内生猪价格影响程度不大。

猪周期撞了谁

“一年涨、一年平、一年跌”,多年来,我国生猪业呈现周期性波动,每个周期一般持续2-3年左右。其运行轨迹一般是,肉价上涨——母猪存栏量大增——生猪供应增加——肉价下跌——大量淘汰母猪——生猪供应减少——肉价上涨。

回顾2006-2018年生猪价格涨跌周期,中信期货分析师表示,自2006年-2018年的13年中,生猪价格经过了3次大幅上涨和3次大幅下跌。3个上涨周期分别是2006年中-2008年初的疫情推动上涨,2010年4月-2011年8月国家收储拉动上涨,2014年4月-2016年5月行业产能去化引发价格上涨。3个下跌周期分别是2008年-2010年扩产能叠加疫情事件等促使价格下跌,2011年9月-2014年4月产能扩张引发猪价下行,2016年5月至今行业升级叠加环保引发猪价持续走低。

就本轮猪周期来看,华泰期货生猪分析师李巍表示,其与以往存在明显的不同之处。

“由于规模化猪场大量增加,产能扩张快且抗风险能力大大提升,导致行业产能去化进程延缓,从而拉长本轮猪周期的持续时间,亏损期持续时间也会被拉长。”他解释。

“本轮猪周期应该是处在下降周期,由于规模化养殖场扩张与养殖户退出缓慢,造成市场猪源供应充足,需求面依旧无利好支撑。供大于求局面将延续,猪周期会延长,亏损期也将会持续较长时间。”姬光欣说。

从对产业链的影响来看,中信期货研究指出,生猪产业链基本可以按照饲料、养殖、屠宰深加工进行划分,分别对应为上游、中游和下游。经过梳理,上游加工环节对应饲料生产企业,共有12家上市公司;中游养殖环节对应生猪养殖企业,共有11家上市公司;下游消费环节对应屠宰和深加工业,共有7家上市公司。其中,上游饲料企业与生猪价格负相关度最高。

“饲料企业、养殖企业、屠宰深加工企业与生猪价格相关度均值较低;在不同猪价涨跌周期下,生猪价格与企业相关度存在差异。”中信期货研究称,上下游各环节看,上游溢价企业占比33%,中游溢价企业占比27%,下游溢价企业占比42%。“不过,生猪产业链企业正在进行上下游扩张和整合,因此,在后续分析时应密切关注企业主营业务变动情况。”

后期不乏反弹行情

令市场感到欣慰的是,在2017年末生猪价格低迷情况下,养殖端对市场后期走势不乐观,能繁母猪存栏逐月降低,2018年1月份及2月份能繁母猪存栏量继续走低。

据原农业部最新消息,2018年2月份,能繁母猪存栏量3397万头,环比下降1.5%,同比下降5.0%。

“截至上周末,生猪价格已连续下跌十周,当前或已跌至底部,养殖户亏损严重,生猪出栏头均亏损约300元,养殖户低价抵触情绪严重,价格继续走低空间有限,猪持续低位盘整,屠企趁猪价低位加大采购量以补充库存,以及部分食品加工企业增加库存,但终端消费暂无明显改观。”霍雅文分析,后期随着各大企业新增养殖基地逐步开启使用,2018年能繁母猪存栏将见底后逐步增加。

“猪价判断的逻辑主要还是受供需影响,最主要的还是看供给端母猪存栏变化,因为母猪存栏的增减直接导致一年之后肥猪出栏上市的多少,二元母猪价格是判断母猪补栏热情的一个指标。”李巍对记者表示。

姬光欣分析,从目前情况来看,市场猪源消化较为缓慢,猪价短期内暂时会出现低位盘整状态。后期进入5月份以后,随着气温逐渐升高,户外消费逐渐增多,而市场上猪源也得到一定的消化,届时猪价将出现反弹。

“但养殖户对供应端存在产能退出预期,且二次育肥户仍旧看涨七八月份行情,届时若生猪供应无明显减少,猪价上涨幅度或将受限,预计7月份全国最高平均价格在每公斤13元。四季度猪价则需要看节日、天气等因素影响。但从目前规模企业扩张情况而言,未来生猪市场仍有亏损风险,建议养殖户及业者适时出栏,保持理性心态,不要出现集中压栏集中销售情况。”姬光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