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专访ASML中国区总裁沈波:继续坚定投入和支持中国市场

三十多年来,在推进光刻技术这条道路上,ASML(中文名:阿斯麦)始终认为自身并非“独行侠”,而是开放合作的行业发展理念的积极倡导者。

“半导体行业整体的生态合作有助于产业链分工协作的细化和深化,使链条上的每一个参与者可以各司其长,共同提升设计、技术和生态发展能力。ASML亦将开放式创新视为最核心竞争力之一,例如,公司的技术推进基本都是与供应商、合作伙伴共同研究,形成了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唯有如此,ASML才能吸纳全球各领域中最好的技术,与产业链协力共进。”近日,ASML全球高级副总裁、中国区总裁沈波在接受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专访时介绍。

谈及在中国市场发展,沈波表示:“1988年至今,ASML在中国大陆的全方位光刻解决方案下的装机量已超过1000台,相应的员工数量也超过了1500人。我们认为,中国对于全球发展半导体产业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抛开非市场的外在因素,从公司本身角度而言,我们对于中国市场的投入和支持是非常坚定的。”

中国大陆已是ASML第三大市场

总部位于荷兰的ASML成立于1984年,目前在16个国家和地区超过60个城市设有办公室,员工超过3.5万人。作为全球光刻技术的领导者,ASML目前占据了全球60%以上光刻机市场份额,也是全球唯一一家能够供应7nm及以下先进制程所需的EUV(极紫外线)光刻机厂商。

近年来,受国际贸易市场摩擦和地缘政治因素影响,外界对ASML的关注点更多聚焦于其未获许可向中国大陆供货EUV上,而忽视了这家光刻机厂商本身持续在中国的发展和投入。

“目前,ASML在中国大陆已设有15个办事处、11个仓储物流中心、3个研发中心、1个培训中心以及1个维修中心,员工人数超过1500人;最近几年我们每年人员都是200-300人的增长,这与业务成长是一个线型关系。”沈波说。

据2021年全年财报显示,中国大陆已是ASML第三大市场,约占其2021年全球营业额14.7%(即27亿欧元),2021年中国大陆的出货量占其全球出货量的16%。

进入2022年,ASML在中国大陆一季度和二季度的净系统销售额在全球营业额占比分别为34%、10%;沈波对此解释称,考虑到单一季度会有波动,地区销售额数值需要结合全年来看。

拆解业务构成,ASML不仅提供光刻机,还有计算光刻、光学和电子束量测业务,这构成了ASML业务的“铁三角”。其中,计算光刻主要通过软件对整个光刻过程进行建模和仿真,以优化光源形状和掩模版形状,不断缩小光刻成像与芯片设计的差距,从而使光刻效果达到预期状态。光学和电子束量测则会在芯片生产出来后,不断地用光学手段或电子束手段对芯片做计量和检测,一是检测芯片缺陷,二是计量曝光之后的成像效果;该检测数据会反馈到计算光刻,以进一步辅助优化建模。

“三者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所以,我们是在成像的环节里,帮客户提供全方位光刻解决方案。”沈波介绍。

在“铁三角”中,ASML中国团队参与了计算光刻和电子束量测业务的相关研发工作;其中,深圳和武汉的研发中心参与计算光刻研发,是全球研发体系的一环;北京研发中心在ASML电子束检测产品线中具有重要作用,参与了多个电子束检测模块研发。

疫情期间工程师常驻客户工厂

在客户服务方面,目前ASML在中国培训和组建了一支由700多名客户服务工程师组成的专业客服团队,并配备了虚拟技术专家团队,旨在通过创新方式远程解决各种复杂问题。

对于ASML而言,出售光刻机仅是其业务的开始。沈波举例称:“比如客户的产线布局出现制程的跨越的需求,我们会专门针对制程的跨越配合客户做很多工作,称之为NTP。我们(本地团队和工厂专家团队)和客户紧密合作新品研发,通过提供解决方案缩短客户从研发到量产的周期,包括机器可能需要的不同配置,以及根据产品特点在工艺流程上做相应调整;同时,在转化过程中,我们可以对产线的布局优化提供建议,其中包括产能分配,产品组合等。这些不是简单靠卖一台光刻机就能实现的,而是需要我们和客户一起研究,围绕工序如何优化,如何让全厂的效率做到更高,或者工艺上将良率做得更好,让成本能降下来,这中间都需要大量的协作。”

除此之外,拥有多达数万个零部件的光刻机,一旦出现故障也是ASML工程师们需要尽快解决的问题,为了快速响应、尽快支持客户的生产工作,工程师们的维修效率需以小时计。据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了解,ASML目前的服务模式是在客户工厂附近设立服务中心,一线工程师们需要24小时待命;疫情期间,ASML的志愿者工程师在闭环管理下常驻客户工厂,确保了客户设备的稳定运行和持续生产。

回顾近年来行业趋势,始自2020年的全球芯片短缺,促使全球各晶圆厂全面建厂、扩产,由此带动半导体各产业链公司业绩突飞猛进。进入2022年,受全球经济总量增速放缓、疫情冲击、国际局部冲突等多因素影响,半导体市场需求出现了结构性分化,其中,消费电子需求疲软,而汽车电子、绿色能源、工业控制等领域需求依然保持稳健增长。

如何看待短期行业变化?对ASML影响几何?

沈波表示,当前行业的分化对ASML而言影响并不明显,这主要系一方面由于包括光刻机在内的半导体设备供货周期相对偏长,另一方面市场对ASML的需求仍明显超过了公司目前的产能。

启动快速发货加快产能释放

ASML财报对强劲的市场需求亦有佐证,该公司今年第二季度新增订单金额创历史新高,达到85亿欧元。ASML预计2022年第三季度净销售额约为51亿-54亿欧元,毛利率约为49%-50%。

值得注意的是,ASML在二季报中将2022年全年营收预期增长由年初的20%下调至了10%,主要原因是,为了尽快满足客户对设备的需求,ASML在2022年接下来的时间里快速发货流程的应用将会增加,由此带来的递延到2023年的收入预计将达28亿欧元。

沈波向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阐述,快速发货流程主要应用于复杂的大型高端设备,该流程是指ASML跳过部分原本应在自家工厂完成的测试环节,改为在客户工厂进行最后的测试和正式验收;与原来设备出厂就可以完成测试,进而正式验收、确认收入不同,快速发货意味着这部分设备,在运到客户工厂进行测试和验收前不会被确认为公司的营收。虽然会对公司短期财务上造成影响,但快速发货使得相关设备交货周期可缩短一至两个月,从而提升了下游晶圆厂的产能。

“与此同时,我们正与供应链伙伴一起努力扩大产能,虽然一些关键供应商由于材料和组件的复杂性使得相应扩产无法一蹴而就,但ASML争取不让光刻机成为整个行业产能受限的瓶颈。在未来完成扩产后,即便市场需求届时不一定有这么大,哪怕我们的产能出现些许富余也能够接受。”沈波谈到。

展望未来,他认为,短期行业结构性分化的影响有待观察,但长期而言,数字化转型趋势未变,行业前景仍值得乐观。

SEMI(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在7月的报告对此持相近观点:数字基础设施的强劲投资,正在推动又一个创纪录年份的到来。原始设备制造商的半导体制造设备全球总销售额预计将在2022年达到创纪录的1175亿美元,比2021的1025亿美元增长14.7%,并预计在2023年增至1208亿美元。

行业人才缺口待解

ASML中国区人力资源总监王洪瑞对行业快速增长感同身受。“ASML中国2017年有约500多人,目前是1500多人,涵盖研发人员、服务工程师及后勤支持等。半导体人才需求十分广泛,除微电子专业,还涉及工程、物理、光学、化学、电子和软件等多学科,不同职位需要不同的专业背景。但这几年人才非常缺,我们也很难找到对光刻机有经验的人才。因此,在招聘客户服务工程师时,无论他/她是有经验还是大学刚毕业,新入职员工都普遍要接受四、五十周的培训,其中包括理论培训以及在包括在全球培训中心(上海)进行的实操培训。”他谈到。

沈波则补充道,作为设备公司,人才需求会更多倾向于工程类专业;培养一个工程师到真正能独当一面,基本需要一年半到两年左右的时间,所以对ASML来说,培养一个人才的成本很高。

王洪瑞指出,不光是ASML,整个半导体行业都是增长态势,行业普遍缺人。根据《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白皮书(2019-2020年版)》,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缺口达20万。报告还显示,2019年二季度到2020年一季度,国内半导体全行业中,研发岗位的平均薪酬同比增长9.49%。

“我从事HR多年,也鲜有见到行业每年薪资涨幅能像半导体行业近年来这么大。随着行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待遇都在大幅提升。希望更多相关行业的人才可以考虑加入半导体行业,不仅仅是我们公司,也包括行业里的其他公司。”王洪瑞建议说。

沈波坦言,身边已不乏原来从事光伏、面板等类似生产环节的人才转型至半导体行业工作。如何解决人才缺口是行业内公司普遍面临的难题,他认为,这一方面有赖于公司自身的培养体系,另一方面需要在市场上网罗人才;这对于行业来说,既是压力,也是动力。